贺吴上花表弟举子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丁宝濂|

是真天上玉麒麟,来与延陵作替人。

摩顶早知非俗器,试声当可并儒珍。

一枝丹桂经秋茁,五色明珠入掌新。

岳降有灵应未已,他年生甫更生申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大招春秋战国·屈原 青春受谢,白日昭只。春气奋发,万物遽只。冥凌浃行,魂无逃只。魂魄归来!无远遥只。 魂乎归来!无东无西,无南无北只。东有大海,溺水浟浟只。螭龙并流,上下悠悠只。...
  • 2.《以酒渴爱江清为韵寄秦廿四·其四宋朝·李彭玄晖擅江左,远岫列云窗。佳句神其吐,律身未敦庞。胡为犯奇祸,双流带二江。将智嗟耄及,怀宝听迷邦。
  • 3.《送潍州詹倅五首·其三宋朝·綦崇礼东风催去旆,南浦伤离情。攀辕何纷纷,晓日来倾城。中有韦布士,雪涕挥纵横。欲识何为者,为言门下生。
  • 4.《洞庭用白乐天韵(入《林屋纪遗集》)·其一宋朝·释元肇两丸跳掷几升沉,谁识仙源洞府深。月在波间明片玉,舟从水口出横金。夫差醉后无吴舞,范蠡来时有越吟。千古烟波兴废事,白鸥渔叟是知心。
  • 5.《十六夜月明朝·李孙宸月好能留一夜清,还凭江海畅高情。轮亏天上何曾见,照向人间未减明。霜露气兼笳管发,关山影落雁鸿惊。欲知羁客愁多少,一夜孤舟白发生。
丁宝濂(1867~1929),讳田,字式周,号莲溪,以字行,彰化鹿港人。丁协源家族丁生让(名端凝)之长子,进士丁寿泉之侄。光绪间廪膳生。明治三十二(1899)至三十五年(1902)间担任鹿港公学校汉文教师。明治四十二年(1909)至大正十五年(1926)间,长期寄籍峰林家,并担任林家私塾教师,此时亦经常往返雾峰与鹿港之间。天性喜爱吟咏, 日治后,曾先后加入「鹿苑吟社」、「鹿江社」,同时也经常参加栎社活动。大正九年(1920)一因林幼春推荐,正式成为「栎社」社员。大正十年(1921)又加入鹿港「大冶吟社」。大正十五年(1926)因长子荣东病逝,心情悲伤,不再参与诗社活动。昭和四年(1929)4月14日病故,享年六十三。 〖参考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1年;李昭容《鹿港丁家之研究》,中正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,2001年。


丁宝濂擅书法,用笔纯熟,且能展现出个人格,堪称清末台湾具代表性的书家之一。其诗作集结为《莲溪诗集》,附刊于《栎社第一集》中,是丁家诗人群中,唯一有诗集刊行者。以下诗作据《栎社第一集。莲溪诗草》、《栎社十周年大会击钵吟》、《栎社十周年大会诗稿》、《莱园第三周年诗会稿》、赖子清编《台湾诗海》、《鹿江诗会课题》等辑录编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