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怀刘壮肃公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丁宝濂|

海氛骚动寇东瀛,诏起将军斧钺征。

柱可擎天悲末劫,戈难返日坏长城。

六年未了生前事,三郡空传身后名。

惆怅大潜山下路,英魂凭吊不胜情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钱刘两御史家藏熙宁争新法谏疏卷末·其一元朝·王璋忠言虽不售,百里仰高风。为问台中妙,何人继两公。
  • 2.《书座自警四首·其三明朝·王渐逵山则有薇,或渔于河。牛则有草,犀兕其皮。谨尔彝度,尔室尔家。跬步罔虞,踬蹶用嗟。童弁遄棘,亦孔之俄。今者不最,日月其差。
  • 3.《客居闻雁有感宋朝·张守涏涏社燕尾,嗈嗈霜雁声。两物巧相避,寸阴不得停。我来燕未归,倏见雁南征。客游何当还,节物凛可惊。哀歌抚长铗,独夜羞短檠。念营堂上巢,愧尔飞冥冥。
  • 4.《春日明朝·石宝松籁交远风,江涛落林杪。虚庭客来稀,时复啭野鸟。春草渐萌茁,碧甃莹如扫。岂必河汉水,浩荡胜潢潦。百年贵适意,一喜九懊恼。摆脱天宇宽,境域无钜小。寒林亦有笋,寒涧...
  • 5.《同陈集生崔芷林守岁何龙友寓·其三明朝·李孙宸官曹冰共冷,爱此岁寒天。相过无朝暮,惊心动岁年。飞腾终自解,身世且随缘。渐喜春风雁,南来有信传。
丁宝濂(1867~1929),讳田,字式周,号莲溪,以字行,彰化鹿港人。丁协源家族丁生让(名端凝)之长子,进士丁寿泉之侄。光绪间廪膳生。明治三十二(1899)至三十五年(1902)间担任鹿港公学校汉文教师。明治四十二年(1909)至大正十五年(1926)间,长期寄籍峰林家,并担任林家私塾教师,此时亦经常往返雾峰与鹿港之间。天性喜爱吟咏, 日治后,曾先后加入「鹿苑吟社」、「鹿江社」,同时也经常参加栎社活动。大正九年(1920)一因林幼春推荐,正式成为「栎社」社员。大正十年(1921)又加入鹿港「大冶吟社」。大正十五年(1926)因长子荣东病逝,心情悲伤,不再参与诗社活动。昭和四年(1929)4月14日病故,享年六十三。 〖参考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1年;李昭容《鹿港丁家之研究》,中正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,2001年。


丁宝濂擅书法,用笔纯熟,且能展现出个人格,堪称清末台湾具代表性的书家之一。其诗作集结为《莲溪诗集》,附刊于《栎社第一集》中,是丁家诗人群中,唯一有诗集刊行者。以下诗作据《栎社第一集。莲溪诗草》、《栎社十周年大会击钵吟》、《栎社十周年大会诗稿》、《莱园第三周年诗会稿》、赖子清编《台湾诗海》、《鹿江诗会课题》等辑录编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