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一·马药方第三十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常灌马,黄柏与黄连。

升麻大黄山栀子,胡盐青黛郁金仙,等分勿令偏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赤壁扁舟图元朝·陈谟霜清水落不容刀,山石奔云作怒涛。海上仙人归玉局,又随孤鹤过临皋。
  • 2.《有闻明朝·王渐逵汉达官军总制明,健儿十万下沧溟。旌旂络绎蛟螭伏,鼓角喧腾海若惊。瘴穴昏藤迂日月,木魈岩魅费经营。未闻黎母开平宴,慷慨越山吟老生。
  • 3.《武夷九曲棹歌图·其七宋朝·刘元刚九曲遥岑更郁然,板桥渔市引长川。唤回白马宾云梦,来看桑麻万里天。
  • 4.《次韵题葆光庵宋朝·释德洪一庵万事不挂眼,孤坐枵然龟六藏。漆园摸索太饶舌,强为立名为葆光。
  • 5.《望曹溪明朝·李之世招提不可到,樵径一僧逢。问询前山路,翠微知几重。林光浮舍利,水香藏钵龙。居然灵境隔,立马听遥钟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