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六·医方第二十九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金伤者,甚渴急非常。

切忌休将水与饮,饮之必定有乖张,肥腻即无妨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观杨仪部画兰因寄钱□□·其三明朝·伍瑞隆所南兰法逐时新,苦是江山让与人。怪石瑶芝总休论,才存芳洁是花身。
  • 2.《送张养正都宪明朝·吴希贤先生原将种,东观早蜚英。统制新衔命,羌胡已识名。岂为投笔叹,暂作请缨行。沙草关南戍,旌旗塞下营。背人时草檄,入幕夜谈兵。文武真兼济,忠勤定有成。战袍团绣廌,介马...
  • 3.《登岳阳楼明朝·李文洋万家烟火拥孤城,一上高楼百感生。往事悠悠东下水,夜船灯火枕江声。
  • 4.《春日清朝·毛启凤梅梢月上影重重,春暖贪眠意更慵。倚枕不知天渐晓,忽闻山寺数声钟。
  • 5.《柴扉杂咏九首·其六清朝·杜关南风飒而至,榴花然树巅。悠悠春不归,时还初夏天。生涯战伐里,流光年复年。冉冉老将至,且复乐陶然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