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四·医方第二十九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金刃重,速剪马牛毛。

二件一同烧作末,敷之血止自然消,皮血便坚牢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求因果·其六·孝义十首唐朝·敦煌曲子侍奉尊亲及父母,不得辞辛苦。急须勾当作家生。和慎乐轰轰。大家处分便须行,每事莫相争。喏诺齐恭礼莫亏。一一惧严威。
  • 2.《复作过商翁墓·其一宋朝·沈辽当年不佩封侯印,后世谁寻堕泪碑。定远将军岂夸勇,关南常侍最能诗。故人不解传遗事,五岭犹能识信旗。墓下寂寥无鼓角,秋风独向白杨悲。
  • 3.《句·其二宋朝·章惇每闻同列进,不觉寸心忙。
  • 4.《题黄玉崙王母献寿图明朝·何吾驺瑶池桃实熟三千,西母青鸾五色鲜。知是调羹真相国,伴来梅鼎送淩烟。
  • 5.《剔银灯·灯花清朝·王士禄迎晚纱窗还闭。又早是、兰缸孤对。炉里双烟,床边单枕,合并恼人心意。独伊见慰。却繠繠、结成红穗。讶道来朝何喜。莫也似、蛛丝相戏。金粟非秋,银花连夜,猜料翻教无寐。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