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一·医方第二十九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众军聚,驻札已经时。

多有相蒸人气郁,使军疫瘴见灾危,一一与君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偈颂一百四十二首·其一百三十宋朝·释广闻云门以势欺人,雪窦抑强扶弱。捡点将来,总是外道见解。
  • 2.《晚泊大富村·其二明朝·李孙宸咫尺西樵路,人家别一村。山川淳朴处,井里凿耕存。有客看游艇,呼童问水源。潮生催解缆,江上正黄昏。
  • 3.《雨中寻米堆山清朝·王士祯僧楼鸣钟罢,徘徊向山路。远眺米堆山,苍苍积烟雾。溪涧窅然深,冈峦缅非故。千重修竹林,一径江梅树。花香上寒衲,石流湿芒屦。山霭接湖云,日夕自来去。迢迢五云洞,欲问...
  • 4.《归途风雪明朝·沈纫兰寒雨潇潇掩暮扉,长途客里怯单衣。无端燕子矶头梦,缭绕随君到处飞。
  • 5.《同赵司农乡丈饮黄鹤楼明朝·沈渠仙楼高耸鹄山隈,遥望浑疑接上台②。江阔月穿波影动,天空云静鹤飞来。诗赓珠玉留岩壑③,笛弄梅花落酒杯。好景满前勾雅兴,冯虚恋赏共徘徊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