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三十四·占(京本列第十七)六壬第二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三刑内,最恶是天罡。

或是季兮为日上,冲加四煞必相伤,夜即恐惊忙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同孙伯起游留此岩再用前韵元朝·陈镒偶来听瀑此岩中,藜杕相随只两翁。凉气着衣梧叶雨,秋香薰路桂花风。洞幽僧礼白毫相,潭净鱼游赤鲩公。坐久石坛林影乱,斜阳归踏小桥东。
  • 2.《送欧元鲁二首·其二明朝·王渐逵相岐握手相思撩,草阁微凉倚寂寥。四月榴花堪一醉,五云怀抱起孤霄。江城急雨惊时梦,潞水垂杨识旧镳。已远征鸿归汉漠,即看抟鹗向秋遥。
  • 3.《赐贾相宋朝·赵昀清明朝野遇清明,万国欢心乐太平。樽俎优贤咨启沃,载赓既醉咏盈成。
  • 4.《任价玉馆东园十题·方便堂宋朝·释德洪虚空亦何有,领略四时事。君看繁盛时,中有凋零意。然省可自观,那作明日计。当游无所还,自住三摩地。
  • 5.《谢蔡少监惠黄鼠明朝·江源秋深黄鼠肥堪爱,玉食东南更若何。滋味有时劳炰炙,芳甘何必假调和。河豚博死闻坡老,熊掌胜鱼见孟轲。二妙方来浑不似,筠笼相惠一何多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