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九·占(京本列第十七)六壬第二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看课内,太白是庚辛。

若在东方奸贼至,天罡加孟急如神,警备要专勤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樱桃古渡明朝·王玺树里人家半掩扉,风光彷佛武陵溪。行人欲渡傍花语,乳燕来飞隔叶啼。两岸暝烟分野色,半篙春水乱云泥。渔翁向晚醉村酒,长笛一声归路迷。
  • 2.《冬日真阳道中明朝·王士性悲风黄叶落,哀思何翩翩。振衣起中庭,明月堕我前。马蹄冻欲裂,野火烧不然。僮仆忍朝饥,历磴多苦颠。行行过廛市,莫莫经回川。驱车曰未息,失路何当旋。
  • 3.《北门竹枝词十首·其六清朝·方仁渊拳声朗朗打雷台,酒冷重温月满杯。预定佳肴约同伴,明朝须早出城来。
  • 4.《题陶靖节赋诗像元朝·虞堪归来不负酒并琴,幽鸟南山伴好吟。一自卷中书甲子,钓璜千古不同心。
  • 5.《寄淳安徐大年明朝·吴舜举歙南山去一百里,秋尽春来信不闻。昔日登楼同听雨,今年幽谷饱看云。管宁岂是辽东客,伯乐曾空冀北群。安得俗尘长谢却,挟书林下共朝曛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