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六·占(京本列第十七)六壬第二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主年上,须要克游都。

克得此宫为大胜,多应擒捉贼酋徒,半虏半降诛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画龙元朝·吴当天用莫如龙,渊潜閟神功。一朝起平陆,八表皆雷风。
  • 2.《读书明朝·王樵我性难谐俗,诗书独与亲。一楼堪累月,万事付诸人。会意辄忘食,起思如有神。停杯待明月,下榻为嘉宾。永日三茅顶,寒江一钓缗。愿言长若此,已谓乐无伦。貌以缨冠改,人添...
  • 3.《褒山定明禅师赞宋朝·释清远四海称唐,师出华阳。不起燕坐,翱翔帝乡。名与山俱,道逐时芳。济民助国,能雨能旸。贫者获富,热者得凉。群蒙所归,实在不亡。
  • 4.《赠日者鉴堂宋朝·释元肇镜里难逃陌上尘,广陵消息听来真。吴王故苑秋风起,欲采蘋花寄远人。
  • 5.《初秋同欧子建邓伯乔过朱季美虹冈别业明朝·李孙宸北郭寻幽赏,名园倚岫开。风林失午暑,阴壑送秋雷。洒扫云间石,同倾竹下杯。酒酣欢未已,欲去更徘徊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