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四·占(京本列第十七)六壬第二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游都将,并杀又重伤。

若遇德乡神并合,加临不克又加祥,降虏我军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秦中儿童语唐朝·不详颠当牢守门,蠮螉寇汝无处奔。
  • 2.《社日陪祀渚宫退作长句呈圣邻屯田宋朝·刘挚楚乡地薄气不密,寒燠开闭无春冬。盛阳不效二月尾,日夜霰雪雨以风。社坛污潦害展祀,奠献蕝席移渚宫。层台大厦礼少变,饩羊不去精享通。须臾巳事云解駮,象纬落落天曈昽。...
  • 3.《赠谭仲儆·其三明朝·佘翔风流傲吏有仙才,七泽惟看水一杯。迁谪无劳悲偃蹇,游梁且上孝王台。
  • 4.《和陶诗·饮酒诗二十首其十六明朝·李贤我观古之人,耕锄亦带经。不为外物役,学道斯易成。柰何夸毗子,作事多纷更。乃欲希古迹,岂不隔径庭。顾余亦何为,聊复以诗鸣。终朝自吟讽,庶以陶吾情。
  • 5.《送甥杜湘民南旋清朝·王追骐汝归仍是客,故国似无情。凉月才今夕,秋风已半生。相期他日梦,共爱盛时名。别意难持赠,江流不断声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