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三·占(京本列第十七)六壬第二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占虚实,后六作天空。

若在干支虚事定,天空为煞最朦胧,虚妄祸重重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唐朝·李白 三门横峻滩,六剌走波澜。石惊虎伏起,水状龙萦盘。何惭七里濑,使我欲垂竿。
  • 2.《与同馆戏续前韵·其八元朝·吴当赤子妖成绛帻傩,皇都尘接紫关驼。故人风雪谁联骑,野老江湖独拥蓑。
  • 3.《香遍满明朝·王玉峰你撇开愁虑。宽心且保多病躯。譬如你前日死了。今日幸然呵。留得残生作道理。你黄泉得再归。这神灵事岂虚。可知道姻缘数未终。必竟有相逢处。
  • 4.《题胥大夫欣欣堂宋朝·释德洪议郎粹和色无求,绕屋江山秀气浮。弱柳娇眠禽唤起,异花含笑草忘忧。闭门不放青春去,解榻长令佳客留。摹写高情无好句,谩横诗眼付冥搜。
  • 5.《题清江捕鱼图明朝·石宝江上轻风吹短蓑,江边渔父动渔歌。漫将芳饵投湖渚,犹恐扁舟惊芰荷。凫鸭不妨随锦缆,鲂鲨须为掷金梭。濠梁真乐谁图画,坐觉滩声生素波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