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三·太乙式第二十七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三奇将,游在六仪中。

子庚丑辛寅干上,卯壬为例顺行踪,八方四维宫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赠致仕郭朝议宋朝·吕川漫道任公钓有神,六鳌无迹海生尘。争如静卧南窗下,兰菊从教秋与春。
  • 2.《山斋独坐怀友人不至诗以招之明朝·王叔杲投迹寄空门,幽怀日虚泊。境寂山气佳,日午庭阴薄。新莺未停啭,初篁渐舒箨。爱此林树芳,窅然坐丘壑。故人万里至,约我移觞酌。今朝风日熙,乘閒眺虚阁。
  • 3.《移居安福巷柬诸同馆明朝·石宝十年踪迹尚飘蓬,假馆长安岁岁同。已恨无文承史阙,不知何骨类诗穷。鹪鹩得树栖方稳,驽马思群影半空。携去琴床日高束,欲将尘鬓对南风。
  • 4.《雨后吟明朝·佘翔夜来北窗雨,萧萧竹偃扉。朝望城头山,白云湿不飞。
  • 5.《秋怀明朝·沈鍊风雨摇秋湿不开,纷林残叶逐人来。寒云作阵江关暝,粉堞遥传鼓角哀。直北朱旗真下泪,淮阴冰色未登台。玉堂金阁双龙管,乱落梅花正举杯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