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四·太乙式第二十七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论云遁,龙走有奇门。

便把铁砾喷噀酒,令军布望必升平,云遁自相陈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唐朝·李白百丈素崖裂,四山丹壁开。龙潭中喷射,昼夜生风雷。但见瀑泉落,如潈云汉来。闻君写真图,岛屿备萦回。石黛刷幽草,曾青泽古苔。幽缄倘相传,何必向天台。
  • 2.《郊庙歌辞·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·第二唐朝·不详隆周创业,宝命惟新。敬宗茂典,爰表虔禋。声明已备,文物斯陈。肃容如在,恳志方申。
  • 3.《春日杂兴·其十宋朝·释道潜树萱移菊助春荣,沐雨梳风擢翠茎。童子新能理荒秽,不教萧艾并丛生。
  • 4.《山哀十首·其七明朝·李江玉女春归路正长,东风吹断此韶光。匣封尘鞅菱波冷,月破弦棱桂影伤。云锁青溪空九曲,花粘白沼恨三娘。久为人世从今别,玉女春归路正长。
  • 5.《竹林寺清朝·王士祯迢迢夹山道,幽幽竹林寺。林公辟山处,泉涧饶古意。钟磬闻诸天,花药覆平地。森梢万竿竹,烟景满空翠。慈鸟识禅心,清猿起愁思。平生江海情,萧然但高寄。回首礼白云,何时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