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九·太乙式第二十七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星奇合,休门有荫人。

举善荐贤求猛将,和仇说敌哲明言,此法合先贤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赠羊长史·并序晋朝·陶渊明 左军羊长史,衔使秦川,作此与之。 愚生三季后,慨然念黄虞。得知千载上,正赖古人书。圣贤留余迹,事事在中都。岂忘游心目?关河不可逾。九域甫已一,逝将理舟舆。闻君...
  • 2.《挽叔章兄元朝·梅致和壮年负笈旅京华,芹泮花封屡及瓜。陶令到官寻解篆,潘郎奉母自扶车。支宗共出南昌谱,贫族常依北阮家。赖有佳儿追李密,时于堂上奉萱花。
  • 3.《梧叶儿元朝·郑廷玉这都是俺前生业。可着俺便今世当。莫不是曾烧着甚么断头香。揾不住腮边泪。挠不着心上痒。割不断俺业情肠。带云:哎。唱:俺那长寿儿也我端的可便才合眼又早眠思梦想。
  • 4.《登岱·其二明朝·余孟麟六传飞扬十二城,采风兼作采真行。当檐日月窥琼箓,入夜琅璈礼玉清。虎观乱泉为雨泻,鲸楼怪石作钟鸣。登封坛上神君在,惯有吹笙待鹤迎。
  • 5.《登北高峰顶明朝·沈守正直上高峰顶,灵山一覆丘。烟中盘鸷鸟,天际辨孤舟。落日秋无极,同人我独愁。因之念重九,风雨不登楼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