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一·太乙式第二十七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太乙式,逆顺论阴阳。

五日六时成一局,八门九曜遂时当,凶吉利门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奉同铁笛相公赋王粲登楼图元朝·余日强建安文章应刘陈,通悦亦有王公孙。长安西行白日匿,汉阳人依刘俊君。汉阳偷安无远略,王孙坐觉荆州窄。英雄固当择所归,作掾终惭座上客。北风萧萧吹素心,北望杳隔荆山岑。...
  • 2.《二峰元朝·吴全节坛高青石古,峰小白云多。乐奏仙君喜,茶香使客过。神丹藏蕊笈,清露滴松萝。路接金鳌背,回軿发浩歌。
  • 3.《颂古六十二首·其四十一宋朝·释清远春来依旧一枝枝,同地同天道不疑。未彻之言人莫问,令余特地笑嘻嘻。
  • 4.《丙午元夕六首·其二明朝·何吾驺竞传南陌有金铺,复道东街弦管纡。吐出华灯天上坠,杂烧花蕊伴龙珠。
  • 5.《述归(一)·其二明朝·李之世江云暝以阴,束峡哀湍泻。篙师戒前途,晚泊古榕下。舍舟沿圻岸,砑然见旷野。荒池环竹阴,篱落开茆舍。渔翁不相识,细语聊慰藉。酒熟还共斟,班荆对长夜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