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一·《周易》占候第二十六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爻上见,无鬼又无孙。

但有应方并世上,以应为他我世军,此克定军情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韵山壁唐朝·克符道者熊耳鸡山五印玄,蛇盘凤口九瓟泉。紫霄峰上一轮月,照破曹溪半夜圆。
  • 2.《次韵和酬宋朝·释惟晤灯火青荧云坞寺,清猿叫断有馀音。槛梅雪白春风近,山雨盆倾涧水深。背世迹怜高鸟迹,结交心契老松心。酬君秀句无新语,徒搅诗肠彻曙吟。
  • 3.《二郎神明朝·叶宪祖承垂悯。做冒汉衣冠纪信。解我重围心自领今日。夫荣妇贵。分毫总赖担承。小旦:姐姐。这也不消说起了。旦:闻你身在云房。心暗省。得全名。不胜欣幸笑介:还有一件。。缔新...
  • 4.《香山八景诗·其八·长洲烟雨明朝·伍瑞隆烟雨濛濛溪水头,长洲莫即是瀛洲。凭君为拨群峰看,似有玲珑十二楼。
  • 5.《劝民歌明朝·沈鍊尔我心高气岸浮,自誇伎俩舌如流。天公早已安排定,用尽机关不到头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