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·《周易》占候第二十六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入他国,大要看财乡。

子动才兴皆出现,处处获捷有衣粮,饱赏喜还乡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河山形胜图宋朝·雷渊高峰巨堑与天连,中国关防表里全。北岸尘氛重回首,不如图上看风烟。
  • 2.《送宗伯赵公应召北上二首·其二明朝·王弘诲文采风流玉署仙,并游江左岁华迁。匡时礼乐南宫藉,抗疏声名北斗悬。花柳欣欣迎雨露,江湖冉冉隔云烟。向来珠树和鸣鹤,何日相随五凤边。
  • 3.《断编宋朝·彭汝砺断编尘简即吾师,万里徘徊得路迟。览照忽惊颜色古,临空叹息羽毛衰。迂愚未尽田瞿学,庸贱空收鲍叔知。安有微波增海曲,愿因穷腊看松枝。
  • 4.《上巳同外携儿子振裕登滕王阁明朝·朱中楣水落沙犹曲,风恬浪不漩。繁樯依断渚,孤鹜没遥天。醉柳开新火,啼鹃破晓烟。登高欣有赋,索价问榆钱。
  • 5.《和张昊东先生秋圃閒吟明朝·吴骐菉葹萧艾满溪滨,自起腰镰付束薪。此日芟夷殊费力,从前滋蔓是何人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