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·《周易》占候第二十六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凡占《易》,动静卦爻装。

先辨刚柔分彼我,更分主客要知当,决胜自昭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伯翔父挽歌·其一宋朝·沈辽平日并游客,老来相见稀。穷山忘我日,丹旐怆君归。云水野情在,风埃人事非。不知九泉下,谁与款谈围。
  • 2.《送傅佥宪启让还河南明朝·叶槩急乘骢马至宜阳,曾见乌台六月霜。回首又成三载别,相思空有九回肠。范滂揽辔名偏重,郭贺褰帷政独良。四海只今同圣化,莫教当道有豺狼。
  • 3.《金鱼沼明朝·吴孟和池草青青池水深,池边幽树绿成阴。甚鱼不逐春雷化,自向波间暗漾金。
  • 4.《估客乐三首·其三清朝·王士祯与郎定情时,葳蕤黄金钥。不识堕泪碑,但道襄阳乐。
  • 5.《走马冈明朝·周升数里长冈似掌平,将军战骑昔曾经。至今原上青青草,犹带英雄汗血腥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