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·禳厌第二十四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军行日,春正及春分。

须用长枪前列胜,次排弓弩在中军,决胜定须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杨柳枝唐朝·温庭筠杨柳枝其一织锦机边莺语频,停梭垂泪忆征人。塞门三月犹萧索,纵有垂杨未觉春。杨柳枝其二井底点灯深烛伊,共郎长行莫围棋。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。
  • 2.《银河吹笙唐朝·李商隐 怅望银河吹玉笙,楼寒院冷接平明。重衾幽梦他年断,别树羁雌昨夜惊。月榭故香因雨发,风帘残烛隔霜清。不须浪作缑山意,湘瑟秦箫自有情。
  • 3.《宋朝·李丑父诸生幸不笑韩愈,官长何因骂郑虔。
  • 4.《题独马图元朝·梅致和西域之西生良马,丹青何年入图画。良工不必问谁何,只此毫锋便潇洒。肉騣汗血形如龙,权奇骨与驽骀同。迥然独立生长风,自信不受金羁笼。老骥犹能志千里,况此昂头渴乌势。...
  • 5.《客途漫兴寄黄汝章贰守明朝·江源客里光阴属莫春,乡书朝报两无闻。千山寂寂鸠啼雨,万壑阴阴树拂云。今日吊湘还有赋,他时谕蜀岂无文。长沙馆里逢知己,剪烛论心到夜分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