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九·占怪第二十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城营内,鼓打不多鸣。

一丈高悬并九尺,都虞副将验槌声,七拜解妖精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古别离五首·觉非彭吏部宋朝·白玉蟾彩凤何毰毸,有玉飞则立。竹林失所依,梧枝夜露泣。鸡鹜疑九苞,鵷鹭厌五毛。伊独怨德衰,箫韶如之何。
  • 2.《初至洛中宋朝·蔡珪水北酴醾半欲芳,长条十丈更馀长。春风得得怜羁客,借与窗栊六日香。
  • 3.《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·其十五宋朝·彭汝砺棠棣东林秀,纷纷近北堂。池荷羞叶绿,篱菊酿花黄。袅袅风前态,飘飘雨后香。读书忆兄弟,回首泪千行。
  • 4.《陈伯扬分教黄冈明朝·吴希贤黄冈只在楚江头,书剑怜君赋远游。岁晏乾坤双短鬓,日斜湘沔一孤舟。春风讲道临芹水,夜月怀人上竹楼。北阁先生定相忆,应题尺楮慰穷愁。
  • 5.《赏宫花明朝·吾邱瑞你言词缪昏。教人不忍闻那朝廷呵。。总把你勋名负。终要尽丹心况朝廷又不曾负你。你如今只管要回去。只怕。一旦义旗齐向指可不枉了你。半生名节几年勤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