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一·占怪第二十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城营内,半夜忽锅鸣。

定有暴兵来劫寨,并防谋反及奸生,列阵后相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减字木兰花·立春宋朝·苏轼春牛春杖,无限春风来海上。便丐春工,染得桃红似肉红。春幡春胜,一阵春风吹酒醒。不似天涯,卷起杨花似雪花。
  • 2.《鍊丹井宋朝·许仲蔚青云路在天,弃鼎亦徒然。九转果何物,一泓空旧泉。竞知丹可煮,不悟骨非仙。汲引殊无状,翻尤葛稚川。
  • 3.《印维那请自赞宋朝·释广闻眼看东南,意在西北。毗卢印倒用,辊动古井蓬尘。兴化棒不施,撒下青天雨雹。腾身一掷,而抹过万仞龙门。掉臂径去,而何有连云栈阁。祖师心印谁是亲传,麟兮龙兮峥嵘头角。
  • 4.《厓门怀古元朝·张撝渔翁知我閒无事,拉我乘舟访鼎湖。野草闲花春寂寞,蛮烟瘴雨昼模糊。磨厓可羡张弘范,把酒惟浇陆秀夫。兴废由来总天命,临风何必更长吁。
  • 5.《和《西郊》韵·其一清朝·王式丹纵是喧车马,长怀人境幽。荡胸平野阔,吹面晚风柔。市树多归鸟,投村有习牛。陂塘饶暮景,吾意在沙鸥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