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六·占怪第二十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将军帐,床动众人惊。

及有血生俱作怪,若还临阵祸无轻,身丧掩黄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秦淮杂诗·新歌细字写冰纨清朝·王士祯新歌细字写冰纨,小部君王带笑看。千载秦淮呜咽水,不应仍恨孔都官[1]。
  • 2.《漫兴一首奉怀草玄先生元朝·林世济噬牙不可摩,颔鳞不可婴。所以明哲士,婉娈逃其生。埳蛙既聒聒,陵苕亦荣荣。怀哉一壶酒,南山最高层。
  • 3.《送王昌州屯田宋朝·吕陶百里邻疆宇,详闻懿迹多。本原由简厚,论议必中和。平日春阳爱,斯民德泽歌。藩宣聊息偃,名教足逶迤。远业今犹郁,亨涂去若何。蓬仙终到海,轩凤必巢阿。裁割神锋举,光辉...
  • 4.《石门山·其一宋朝·蒋之奇吕嘉妄欲抗中原,积石江心尚岿然。岂料王师到寻狭,挫锋困粟遂无前。
  • 5.《次韵张叔平·其二元朝·释妙声京华虽好只怀归,生怕缁尘化素衣。因览山川寻古迹,莫占星象动天威。水深不惜浮杯渡,发短何劳待日晞。解道江南佳丽地,诗家今有谢玄晖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