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声闹·其十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彼军上,众鸟闹纷纷。

聚散只看三五日,不然潜伏拟谋人,防禦始参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秦楼月·浮云集宋朝·范成大浮云集,轻雷隐隐初惊蛰。初惊蛰。鹁鸠鸣怒,绿杨风急。玉炉烟重香罗浥,拂墙浓杏燕支湿。燕支湿。花梢缺处,画楼人立。
  • 2.《韦大使承颜堂元朝·叶兰淮渎扬澄波,迢遥发千里。有彼孝义门,筑搆营故垒。英英椿与萱,灼灼华更美。皎皎尚春晖,悠悠足娱喜。上堂问起居,下堂具甘旨。戏綵偕弟昆,捧酌叙妻子。追思旧时欢,遐景...
  • 3.《慧聚杂题·西庵宋朝·李乘野蔓盘青上短檐,客来径草旋锄芟。禽饥闻磬来疏砌,僧饱携筇过别岩。茶鼎引烟熏纸帐,竹窗漏月射经函。西庵门外如何景,杳杳寒泾一叶帆。
  • 4.《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·其四明朝·王渐逵吾质禀孱弱,畏此朔风多。雨雪屡以遭,漫漫际关河。重裘亦云袪,盆燄日相过。岂无徇国志,奈此冱寒何。狐貉栖北山,葛藟生南坡。物性各有适,为用知匪讹。
  • 5.《怀湖上草堂明朝·王煜草堂虚敞碧湖隈,点点浮峰翠玉堆。双棹相将芦港出,归时应值藕花开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