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三十四·占兽第二十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狼与虎,号泣又伤人。

五日七朝兵起至,临时胜负预铺陈,方许败来军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早寒唐朝·白居易黄叶聚墙角,青苔围柱根。被经霜后薄,镜遇雨来昏。半卷寒檐幕,斜开暖阁门。迎冬兼送老,只仰酒盈尊。
  • 2.《偈四首·其四宋朝·释思慧南询诸友,踏破草鞋。绝学无为,坐消日月。凡前易脱,圣解难忘。但有纤毫,皆成渗漏。可中为道,似地击山。应物显形,如驴觑井。纵无计较,途辙已成。若论相应,转没交涉。...
  • 3.《和吴文宗南洲别墅落成之作·其一明朝·朱浙重访南洲路转迷,閒居底用定幽溪。晚田石溜穿渠水,老木烟村入望低。已分迂疏供白眼,不嫌粗粝有黄齑。洲前风物无羁管,一一还君自品题。
  • 4.《咏水中新月明朝·李云龙江干带露华,新月印平沙。水织金梭动,鱼戏玉钩斜。箭波疑射兔,弓影异惊蛇。少妇将眉画,临流时叹嗟。
  • 5.《立春前一日独酌花下漫兴·其一明朝·李之世春脚嫌寒不肯临,陈苔委叶径阴阴。瓦盘盛得屠苏酒,持向玉兰花下斟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