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四·占兽第二十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军营内,狗怪遣人猜。

急杀血流于戍地,埋深三尺以禳灾,敌将必擒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同赋山居七夕唐朝·李峤明月青山夜,高天白露秋。花庭开粉席,云岫敞针楼。石类支机影,池似泛槎流。暂惊河女鹊,终狎野人鸥。
  • 2.《饯张叔礼元朝·李膺叔离亭饮酒匆匆别,回首西山日挂岩。驻马长堤攀古柳,北风吹泪湿征衫。
  • 3.《题自肯庵宋朝·释德洪诸方说禅炙手热,此庵默坐如冰冷。美食不中饱人餐,他人不肯我自肯。
  • 4.《冬至遣怀次毕宗仁用老杜韵明朝·江源长恨流光暗里催,又逢小至客边来。衰颜纵酒生春色,壮志忧时未死灰。日影或遗南苑地,阳和不到北枝梅。柴桑老子何萧散,烂醉乾坤几万杯。
  • 5.《吕仙祠·其一明朝·李孙宸炎夏长途马欲疲,道傍少憩吕翁祠。墙头几缕炊烟起,疑是黄梁未熟时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