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三·占兽第二十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城营内,白鹿入营来。

将士病灾方欲起,若还无角主兵回,移寨免灾危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点绛唇·高柳蝉嘶宋朝·汪藻高柳蝉嘶,采菱歌断秋风起。晚云如髻,湖上山横翠。帘卷西楼,过雨凉生袂。天如水,画楼十二,有个人同倚。
  • 2.《求因果息争十首·其一唐朝·敦煌曲子忆惜当时心未悟,万恶心头聚。如今学善减精神。□耎耎如人。自从礼佛归香火,绝得争人我。受若依依胜得狂。自己审思量。
  • 3.《缺题宋朝·陈古涧扇飐宫罗衣浸床,湘妃晚浴试红妆。阑干月满难成梦,风露侵人彻首凉。
  • 4.《谒忠节祠次顾太守柳别驾联句韵·其二明朝·江源稽颡祠前肃敬心,堂堂不改旧朝簪。数公元气在天地,一样清风自古今。但仰高名冠青史,不须遗像铸黄金。出门上马频回首,云护长郎碧树深。
  • 5.《冯太母贞节明朝·李学一闻道冰霜节,千秋孰与京。共姜偕雅操,孟母绍芳声。岁晚松犹翠,秋清月愈明。恩光今有主,端足慰平生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