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九·(京本列第二十一)占蛇第十九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蛇如鸟,更有似弓形。

或是白蛇形断续,兼之五六见城营,泣泪血交并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金谷园唐朝·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,流水无情草自春。日暮东风怨啼鸟,落花犹似坠楼人。
  • 2.《湘灵歌近现代·鲁迅昔闻湘水碧如染,今闻湘水胭脂痕。湘灵妆成照湘水,皎如皓月窥彤云。高丘寂寞竦中夜,芳荃零落无余春。鼓完瑶瑟人不闻,太平成象盈秋门。
  • 3.《题金鸡堡思乡庙壁上元朝·王思诚金鸡堡峻压崇墉,襟带关山几万重。芮伯故城连境内,羌戎旧邑入疆封。山头百折颠軨坂,水面三门砥柱峰。骥负盐车逢伯乐,贤佣版筑遇殷宗。但闻虞虢亡唇事,不见巢由洗耳踪。...
  • 4.《题沈宗伯乃翁柏溪公墨竹卷明朝·王弘诲坡翁文老去千年,潇洒犹疑宝墨传。晚翠葳蕤浑欲滴,浮筠苍霭总生妍。深根云护龙应卧,孤篱风高凤若骞。展卷不须还问主,词林早已避如椽。
  • 5.《晚望明朝·石宝西郊日日望,偏爱夕阳峰。野水多宜鹭,疏林不碍钟。烟中古庙出,山口断云封。惆怅东飞鸟,翩翩为客慵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