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·占地第十五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城营内,花草忽然生。

急出莫令军疾病,经旬不动将身倾,智士切须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湖南童谣唐朝·佚名湖南有长街,栽柳不栽槐。百姓任奔窜,槌芒织草鞋。
  • 2.《寄申伯胜三首·其一宋朝·刘昂霄直气南山相与高,争教尘土涴青袍。征科颇似曾料理,差胜参军作马曹。
  • 3.《过山寺明朝·石宝百里见高峰,山僧出寺逢。老松栖倦鹤,幽霭度疏钟。野阔饶风露,岩深无夏冬。不知天已暮,归骑尚从容。
  • 4.《寄易宣人隐居明朝·何巩道故人高隐远辞家,茆屋阴阴住海涯。深树雨眠芳草鹿,断桥风起夕阳鸦。地临南服山林古,关控西江水势斜。千里一身回首日,满城黄叶与秋花。
  • 5.《万石山信宿明朝·李世熊凌晨曳秋策,巘叠贮云多。流水看人尽,微风带鸟过。磴穿山骨巧,叶改树颜酡。目刮峰皆异,窍虚籁尽和。浮杯依石醉,倚簟纳泉歌。桂魄扶飙冷,乌痕染月皤。何能从五岳,矢寐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