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八·占地第十五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城营内,地忽现崩摧。

祸结兵连缘此兆,移营修义灭凶灾,不信将身推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为周文威题菊庭卷明朝·王汝玉亲王受册镇长城,上将分符总重兵。仙阙九重颁命出,星轺万里向西行。药囊旧贮丹经秘,诗卷新承赐翰荣。什袭珍藏归父隐,虹光夜贯斗牛明。
  • 2.《句·其五宋朝·杨琳水似人清光滴眼,山随天远翠浮眉。
  • 3.《颂古七十六首·其二十宋朝·释士圭大海波涛阔,小人方寸深。海枯终见底,人死不知心。
  • 4.《答林德夫余邦彦海陵见招之作明朝·佘翔燕市归来一狗屠,忽看尺素到江湖。流言万里悲生死,落魄千金散有无。吴会川原云独往,海陵风雨雁相呼。莫愁龙剑终难合,翘首延津气不孤。
  • 5.《登圭山椒和王老师韵明朝·李之世凭高聊极目,灏气碧胧胧。挥手天门近,摩空日观崇。人游蓬岛外,僧度薜萝中。石嶂霞为幔,岩花锦作丛。琳宫疑驾蜃,金涧冉垂虹。胜会良非偶,留题付翠筒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