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三·占地第十五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地名好,川破不堪安。

大路叉中休下寨,伏尸古墓见多般,将帅要知言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仁化司马明府邀游锦石岩·其二明朝·王弘诲烟景桃源路不迷,停桡到处恣攀跻。丹台雾拥诸天近,紫府峰回万象低。二酉藏空馀石室,五丁方尽布金泥。法云似觉前身是,惆怅松关拟借栖。
  • 2.《与李深梁山泊分韵得轻风生浪迟五首·其五宋朝·刘跂丹凤不出世,整翮上林枝。黄鹄非所拟,翔集偶为期。风高不易到,岁晏仍苦饥。扶持幸有托,敢厌路逶迟。
  • 3.《题蒋子厚竹居元朝·释妙声缘溪竹阵齐,中有草堂低。对酒碧云合,怀人幽鸟啼。笋添门屡改,叶密径都迷。亦有羊求辈,时来共杖藜。
  • 4.《夏人歌明朝·朱纯仪狄远兮禹德日彰,禹泽涸兮醴酪洋洋。舟楫败兮沛难杭,顾瞻亳邑兮怀乐邦。
  • 5.《戴公纶明朝·李孙宸戴子含芳姿,婉彼幽兰质。采在水一方,晤言结同室。习习惠风扬,美誉云端溢。荣华岂不好,而乃耽著述。伸纸弄柔翰,冥心如有失。古道当告谁,徬徨求侣匹。去去东流水,杳杳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