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四·占北斗第十四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北斗下,气若破车轮。

白色渐生侵口内,饥荒不稔寇成群,馀荒不堪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渔父·霅溪湾里钓鱼翁唐朝·张志和霅溪湾里钓鱼翁,舴艋为家西复东。江上雪,浦边风,笑着荷衣不叹穷。
  • 2.《赠章生宋朝·李正民廷尉归来解组缨,门前罗雀自飞鸣。已悲楚相为廉吏,更愧相如擅长名。十部贻书宁有补,五浆先馈岂无惊。朝廷不晚颁贤诏,伫看鹏抟万里程。
  • 3.《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清朝·尤怡刘君新从华阴归,为我口述华山游。华山巀嵲五千仞,金精白气西作秋。初向云台辨云树,已是希夷栖隐处。足捷如骑酒家龙,眼明未厌公超雾。径回路绝飞鸟还,青壁杳蔼凌云端。...
  • 4.《游马城神台寺明朝·朱大启白云看不尽,迤逦到神台。路踏千松入,碑残一藓开。廊风惊鸽起,山雨报僧回。坐久生幽思,名心半已灰。
  • 5.《罗浮杂咏·其十明朝·李孙宸桂树生神湖,花开白于玉。不为寒风零,岂受膏雨沃。陋彼东园卉,繁葩何簇簇。润泽不可常,栽培有倾覆。卓哉世外姿,君子固所服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