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三·(京本列第五)占星第十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军营内,斗大坠星来。

或是作声长数丈,其间大战将星移,急去免灾危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古风其三十六·抱玉入楚国唐朝·李白抱玉入楚国,见疑古所闻。 良宝终见弃,徒劳三献君。 直木忌先伐,芳兰哀自焚。 盈满天所损,沉冥道为群。 东海泛碧水,西关乘紫云。 鲁连及柱史,可以蹑清...
  • 2.《西林八景·其七·藏蛟室元朝·陈谟福地穴难藏,真人剑拂霜。还归贾傅井,应作少年郎。
  • 3.《遁斋有感宋朝·陈渊达士岂嫌祠灶请,虞人安可以旌招。由来不恋五斗粟,自是叩门胜折腰。
  • 4.《偈十九首·其十四宋朝·释守卓空中呈鸟迹,水上露灯毬。要辨渠端的,玉人骑铁牛。
  • 5.《十二红明朝·李景云 崔时佩小姐小姐多丰采。君瑞君瑞济川才。一双才貌世无赛。堪爱。他每两意和谐。花心轻摘。柳腰款摆。露滴枝头牡丹开。香恣蝶蜂采。一个斜欹云鬓。也不管堕却宝钗。一个掀翻锦被。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