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一·(京本列第五)占星第十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金星疾,急战定应赢。

行若缓时须固守,星高攻战有功名,低害莫深征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唐朝·来鹄几宿春山逐陆郎,清明时节好烟光。归穿细荇船头滑,醉踏残花屐齿香。风急岭云飘迥野,雨余田水落方塘。不堪吟罢东回首,满耳蛙声正夕阳。
  • 2.《挽司空申国吕公六首·其六宋朝·毕仲游道继三贤后,名成六相齐。气摩南斗直,功盖北山低。背日衣冠祖,穿云卤簿迷。道旁谁白首,坚卧作儿啼。
  • 3.《送管时敏元朝·大圭相见惊新岁,论交感旧游。春风扬子宅,明月庾公楼。白雪词难并,青云志已酬。别情何所似,不尽楚江流。
  • 4.《采莲曲·其二明朝·佘翔荷叶离离带暖风,香生菡萏玉颜红。娇歌一曲鸳鸯起,多少残霞落水中。
  • 5.《眼儿媚·秋闺明朝·沈榛秋草萋萋夕阳西。点点泪痕低。一声画角,数行疏柳,寂寞鸦啼。雁书不见天涯杳。愁对落花蹊。沉吟无语,辽西梦断,月照幽闺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