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四十八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日色异,黄赤病之源。

色若白时多死兆,更兼兵起祸凶年,疾疫凑来缠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古意二首唐朝·崔国辅玉笼薰绣裳,著罢眠洞房。不能春风里,吹却兰麝香。 种棘遮蘼芜,畏人来采杀。比至狂夫还,看看几花发。
  • 2.《长至日忆诸弟明朝·王立道冬至阳生春欲回,天涯节序思难裁。自怜北地常逢雁,为望南云独上台。玄草已甘吾寂寞,綵衣须共尔徘徊。去年此日还相忆,携手前溪问野梅。
  • 3.《桂平西山山居即事十首·其九清朝·巨赞久雨炎威已敛藏,游人渐少午风凉。秋来更觉山居好,日满长林黄叶香。
  • 4.《厓山吊古明朝·叶士卿海门斜抱大江流,千古乾坤寄一丘。不有真人开日月,谁令遗庙祀春秋。苔封玉籀残僧护,藓蚀金鱼堕泪收。无限英魂招不得,年年空听杜鹃愁。
  • 5.《上巳东山社集明朝·李云龙竹里啭黄鹂,花间卧鹿麋。过桥携鹤去,坐石看云移。山醉浮杯斝,池流清梦思。毋辞一韨濯,歌唱答芳时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