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四十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太阳畔,气色似人兵。

若在离边移寨上,君王易代表临坰,贤者得其情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浣溪沙·庚申除夜清朝·纳兰容若收取闲心冷处浓,舞裙犹忆柘枝红。谁家刻烛待春风。 竹叶樽空翻采燕,九枝灯灺颤金虫。风流端合倚天公。
  • 2.《好事近·杭苇岸才登清朝·周之琦杭苇岸才登,行入乱峰层碧。十里平沙浅渚,又渡头人立。笋将摇梦上轻舟,舟尾浪花湿。恰好乌篷小小,载一肩秋色。
  • 3.《问龚深之疾往复·其三宋朝·彭汝砺丈室宽閒独病身,一经反覆足怡神。漫从方外论空色,笑与人间共贱贫。菊有细花浮楚醴,鱼无圆鲫煮吴莼。初凉愿与厌厌饮,预判荒荒月满巾。
  • 4.《读陈元龙传宋朝·戴炳九州四海沸如汤,问舍求田策最良。豪气到头成底事,未容欺客卧高床。
  • 5.《西亭书院偕孙东蒙宴集明朝·田汝悚不识王孙馆,翛然水竹乡。林堂秋黯淡,烟溆晚苍茫。雅会留孙绰,追陪愧子方。传杯散图史,馀兴满沧浪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