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三十八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太阳畔,五色气鲜明。

下有奔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鹧鸪天·西都作宋朝·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,天教分付与疏狂。曾批给雨支云券,累上留云借月章。诗万首,酒千觞。几曾着眼看侯王?玉楼金阙慵归去,且插梅花醉洛阳。
  • 2.《十二时·其六·劝凡夫十二首唐朝·敦煌曲子隅中巳。隅中巳。所恨流浪共生死。法船虽达涅盘城。二鼠四蛇从后至。人身犹如水上泡。无常煞鬼忽然至。三日病卧死临头。善恶二业终难避。
  • 3.《华藏寺元朝·伊喇法钟声远透禅关,华藏招提烟雾间。浮世已更新态度,青山不改旧容颜。洞门水湛潜龙卧,松顶风生野鹤还。拟欲敲开名利锁,洗心常伴老僧閒。
  • 4.《谢崔子高宋朝·张赛赛春光骀荡满皇州,袅袅垂杨夹御沟。新燕梁间调好语,雏莺林内啭歌喉。当筵幸与多才遇,好景须还雅韵酬。多谢东君多顾盼,免教重罚一生羞。
  • 5.《送仁侄宋朝·释月涧恶业相从十五年,未尝蹉口教参禅。而今年老心孤甚,三十乌藤趁上船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