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三十七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太阳畔,帆幔气堪疑。

又若破船来向岸,仍居乾位帝京基,帆落势倾时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唐朝·韦应物独树沙边人迹稀,欲行愁远暮钟时。野泉几处侵应尽,不遇山僧知问谁。
  • 2.《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南北朝·谢灵运猿鸣诚知曙,谷幽光未显。岩下云方合,花上露犹泫。逶迤傍隈隩,迢递陟陉岘。过涧既厉急,登栈亦陵缅。川渚屡径复,乘流玩回转。苹萍泛沉深,菰蒲冒清浅。企石挹飞泉,攀林...
  • 3.《常武篇贺中丞常公遣师西征大捷五十韵明朝·王弘诲赫赫中丞贵,煌煌东省联。名高三楚俊,望绝百寮先。侍圣登青琐,斋心献素笺。文墀翩独步,丹地划孤骞。枫陛仪鸿渐,槐阶待骏迁。虎符分重镇,熊轼授专权。白简迎霜动,乌台...
  • 4.《谢刘子先赠酒宋朝·章惇洞霄宫里一闲人,东府西枢老旧臣。多谢姑苏贤太守,殷勤分送洞庭春。
  • 5.《中秋雨中赴酌见复弟有感明朝·李全昌尽日先愁风雨催,可堪良夜付徘徊。逢时但饮酉堂酒,遣兴频呼左相杯。望里姮娥空有约,撤来屏障竟无媒。平分秋色凭谁判,但对华筵剪烛灰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