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二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占日月,主客要先知。

昼把太阳将作主,夜凭星月验安危,客认气随时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酬李学士寄簟唐朝·鱼玄机珍簟新铺翡翠楼,泓澄玉水记方流。唯应云扇情相似,同向银床恨早秋。
  • 2.《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宋朝·苏轼 长笑蛇医一寸腹,衔冰吐雹何时足。苍鹅无罪亦可怜,斩颈横盘不敢哭。岂知泉下有猪龙,卧枕雷车踏阴轴。前年太守为旱请,雨点随人如撒菽。太守归国龙归泉,至今人咏淇园绿...
  • 3.《行边·其三明朝·叶梦熊如云骠骑列辕门,烽火那堪动至尊。果使和戎为上策,琵琶一曲战功论。
  • 4.《秋日西湖·其四宋朝·释道潜飞来双鹭落寒汀,秋水无痕玉镜清。疏蓼黄芦宜掩映,沙边危立太分明。
  • 5.《玉楼春·苦雨旅怀明朝·李雯千山染就朦胧碧,杜宇惊人啼怨魄。绿窗长日守芭蕉,帘额沈沈无燕入。湿云底死连朝夕,不管相如犹倦客。好将单枕画潇湘,梦到巫山■里隔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