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七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日中晕,上盖下为阴。

向晕即凶背晕吉,若无征战有风声,霞气雨还成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观猎唐朝·王维风劲角弓鸣,将军猎渭城。草枯鹰眼疾,雪尽马蹄轻。忽过新丰市,还归细柳营。回看射雕处,千里暮云平。
  • 2.《留别陈世恭元朝·李昱数年胶漆方投分,今日萍逢又索居。好客每令樽有酒,辞君非为食无鱼。海棠亭暖春题句,檐卜林香夜读书。两地关心正相忆,便风毋使问音疏。
  • 3.《寄侍其云叟宋朝·李彭建业有高士,幽栖閟岩扃。时从出岫云,缥缈来青冥。昨者修水头,伴我骑长鲸。貌古心更古,肤清神愈清。朝谈织乌坠,夜坐玉绳横。辩舌不挂壁,泊然忘讥评。峄琴孤风啸,鏖棋...
  • 4.《铁瓶草堂二首·其一明朝·王立道大市多真隐,名都有逸人。春深草堂静,雨过棘篱新。贯虱功非拙,屠龙术不贫。云雷随变化,池上见飞鳞。
  • 5.《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·其一明朝·王立道射策当年第一人,秋风感叹二毛新。羽书昨夜甘泉道,知尔封侯骨相真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