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·占天第十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天气赤,荫地一般红。

人物尽来如屠血,来兵必战有灾凶,兵败莫西东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泰叔召食鲙宋朝·沈辽酷暑隆隆不可活,闻有玉鳞纤手割。不得相从饱便腹,空听高吟何洒落。
  • 2.《夏日宴伯王园明朝·朱效钖避暑梁王苑,楼深翠竹间。风生三径爽,日映八窗关。作赋依芳沼,开尊对远山。中林容小阮,醉后未言还。
  • 3.《邓宁极遗英石山明朝·何吾驺兴发英山秋思催,船邀石丈访云隈。当杯满壁岩峦气,似带江声送雨来。
  • 4.《乘风明朝·李炤帘外幽花间翠微,香飘瑶瑟鼓音希。閒宜修竹开三径,凉入清风掩半扉。云气乍流人欲御,茶烟轻飏鹤初飞。庾尘任逐蓬根转,春服何妨楚楚辉。
  • 5.《梁溪杂咏·其一明朝·沈揖行装书帙少,旅食性情非。揽镜嗟蓬鬓,登台忆钓矶。雨深芳草遍,雾合远杨微。何事双栖燕,偏依独客飞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