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一·(京本列第二十五)占雷第九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雷声震,连日不收声。

此象正为多失信,为他官吏不能清,天令与人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念奴娇·登多景楼宋朝·陈亮危楼还望,叹此意、今古几人曾会?鬼设神施,浑认作、天限南疆北界。一水横陈,连岗三面,做出争雄势。六朝何事,只成门户私计?因笑王谢诸人,登高怀远,也学英雄涕。凭却...
  • 2.《中秋答王岱麓·其二明朝·王渐逵野簌山醪敢厌贫,独延清论枉嘉宾。晴云已遣重开径,冻雨应先为洒尘。籁气萧深供送兴,蟾光圆丽答佳辰。扁舟已辨溪桥桨,共采芙蓉向碧津。
  • 3.《偈一百二十首·其一百八宋朝·释怀深水中盐味,色里胶青。决定是有,不见其形。
  • 4.《读灵源自作志铭宋朝·释德洪今年九月十有八,清净法身忽衰飒。生死鹘崙谁擘破,披露梦中根境法。无生塔成自作铭,人言无亏宁有成。一切法空尚曰座,此塔安得离色声。障云方增佛日晚,长嗟更失人天眼。...
  • 5.《送冯令之官乌程元朝·虞堪好去乌程令,间关白发新。五弦应得趣,一剑只全贫。湖水家家绿,桃花树树春。几番兵燹地,天复惠凋民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