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六·占虹霓第七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虹如晕,更复似弓形。

有若白虹形断续,兼之五六见城营,皆主血光成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宿同安寺宋朝·李彭山暝客初到,雨馀云尚屯。长廊响僧呗,凉月耿松门。践境知心远,背尘惟佛尊。道人暗不语,真觉我言烦。
  • 2.《和初到岭二绝·其一宋朝·刘跂到后浑如痛定时,不辞追赋道中诗。趁虚籴米非閒事,莫倚文章堪疗饥。
  • 3.《太和篇(龙兴汪生索赋)元朝·张达一气未肇判,太和浑絪缊。如何盘古氏,琢丧扬嚣尘。遂使末俗下,居然昧常伦。上窥太和际,邈若莸与薰。汪生富春秋,恻恻一问津。拜父濠水湄,涕泪盈衣巾。事母竭甘旨,色养...
  • 4.《竹枝词十八首·其一明朝·朱同钱塘儿女不学针,月明楼下理胡琴。逢人但道新番曲,不识春愁海样深。
  • 5.《送徐古石考满明朝·沈鍊三年为宰在方城,今日双凫赴北征。父老拥庭争献纳,吏民驰传愿留行。壶浆百道知恩在,弦管千家是政成。临发不须悬奏计,蜚声早已动神京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