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九·(京本列第二十六)占霞第六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霞似虎,云即便为龙。

龙虎相交军必战,临时胜负更看风,逐我彼军凶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踏莎行·细草愁烟宋朝·晏殊 细草愁烟,幽花怯露。凭阑总是销魂处。日高深院静无人,时时海燕双飞去。带缓罗衣,香残蕙炷。天长不禁迢迢路。垂杨只解惹春风,何曾系得行人住。
  • 2.《登黄鹤楼步韵宋朝·伍全扁舟短棹从飘泊①,孤怀落落横江鹤②。登楼具眼纵奇观③,万里乾坤净寥廓。峭壁悬崖谁斧凿,长川断港如丝络。画栋参差倚云开,丹梯崒嵂凭虚阁④。冈势高擎天柱峰⑤,矶头下...
  • 3.《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·其十三宋朝·李彭马迁下蚕室,发愤见良才。伯夷观列传,冥报嗟从来。含悲复不逊,安能避嫌猜。高文垂箕斗,斯士今悠哉。
  • 4.《自述·其一宋朝·赵期万木阴中一草庐,溪风山月弄清虚。主人静坐心无物,读尽人间未见书。
  • 5.《偈颂十首·其五宋朝·释清了只么堆堆地,常光密露时。玄途明绝朕,妙体廓忘依。正去功中转,傍来晓路归。丝毫都及尽,不觉口如眉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