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四·占云第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云来往,有似两争龙。

只在外军盘顶上,贼邦兵将必逢凶,我帅显英雄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画堂春·春情宋朝·秦观 东风吹柳日初长,雨余芳草斜阳。杏花零落燕泥香,睡损红妆。宝篆烟销龙凤,画屏云锁潇湘。夜寒微透薄罗裳,无限思量。
  • 2.《清江引·清明日出游明朝·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?绿野晴天道。马穿杨柳嘶,人倚秋千笑,探莺花总教春醉倒。
  • 3.《和陶诗二首·其一元朝·桂彦良蛟龙作云雨,蜉蝣出以阴。小大各有适,胡然愁予襟。架插千卷书,壁挂无弦琴。希贤复希圣,视古犹视今。所贵生世间,动止为人钦。有琴莫厌弹,有酒莫厌斟。穷居见高节,寡和...
  • 4.《祝融峰明朝·朱维京独立苍茫有所思,江涵秋影雁来时。直从七泽窥三峡,俯瞰千峰入九嶷。桧柏自深岳帝庙,风云常护禹王碑。石桥一线通天路,咫尺仙踪不可随。
  • 5.《生查子·其二·别怨清朝·王士禄紫栈已停熏,银蜡仍销焰。共影守残更,相惜还相厌。蕉萃此时心,郎定无由见。独有夜啼乌,髣髴闻微叹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