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并序·其二十·风角第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纳音土,欲得角来风。

土是客军水是主,风从己亥发来冲,客败主收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长沙童谣唐朝·不详鞭打马,马急走。
  • 2.《翠华岩七真洞明朝·王樵似我华阳洞,何时住七真。问僧僧不语,为拂石床尘。
  • 3.《行至富庄驿夜坐怀刘青园清朝·方履篯征车迟不行,骤行良非已。云待故人来,相期渺秋水。翘首空日夕,振鞭遽至此。明晨隔山岳,歧路所从始。三载饥渴怀,何由慰之子。远尊有湿衣,近烛无乾蕊。铎梦堕黄埃,寒蛩...
  • 4.《赠邹医宋朝·释道潜君不见宋清市药长安西,众工就取资刀圭。疮疡疾病一皆往,所应不必黄金赍。度未能酬辄焚券,耻学庸生忧噬脐。人人德清莫肯负,日获远利丰子妻。公侯馈遗日相属,蚁食华衣乘...
  • 5.《新宁道中·其六明朝·李之世维舟沙渚静,霜落见潮痕。雀噪寒枝聚,人争水渡喧。畏途藏姓字,混俗变乡言。今夜浔洋宿,计程近故园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