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并序·其八·风角第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军大举,方出帝王城。

逆面风来军恐惧,合将人马结营停,守过待时更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过严陵台元朝·王钝先生汉隐者,志不事王侯。炎刘甫中兴,绝迹依巢由。一竿钓烟雨,淡然披羊裘。物色时见访,意尚山水留。客星动薇垣,于焉近宸旒。帝欲与共治,张目无所酬。浩然拂袖归,笑抚...
  • 2.《过洪崖峡元朝·陈镒山长足力蹇,计行无常程。礨礨石齿乱,十步九折萦。崖泉变为雨,白日成晦冥。孤猿啸云裂,幽鸟呼风生。出峡渐夷旷,清溪忽然横。
  • 3.《毛诗·其三宋朝·彭汝砺周鲁诗三百,篇篇自有归。人心散堙郁,物意露幽微。原本今无复,风华比益非。遒人不知采,空此缀明玑。
  • 4.《山中纪咏·其一宋朝·龚文焕胜地栖迟惯,青山耐久看。云烟五洞古,泉石九峰寒。已化岩前虎,犹藏箬下丹。黄花生意别,秋老不凋残。
  • 5.《和谷中堂秋兴·其一明朝·邵天恩长空月浸水明楼,无限幽怀笑白头。三径余花消暇日,一声孤雁报深秋。声随萍梗虚飘瓦,情寄江湖欲放舟。已负平生英烈气,何须谈笑觅封侯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