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并序·其七·风角第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军出国,风自背边生。

大则大赢为大胜,小风小胜总堪征,天意助吾行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橘柚垂华实汉朝·汉无名氏 橘柚垂华实,乃在深山侧。闻君好我甘,窃独自雕饰。委身玉盘中,历年冀见食。芳菲不相投,青黄忽改色。人倘欲我知,因君为羽翼。...
  • 2.《和礼部孔经甫斋宫三首·其二宋朝·吕陶读书到老应成癖,了事他人莫笑痴。敲印旧曹烦夜直,看花新句感春熙。已闻骐骥腾千里,应许鹪鹩附一枝。荐牍屡交虚席久,埙篪应喜共君吹。
  • 3.《留别伦右溪十咏·其二·粤山社明朝·王渐逵碧云长护紫芝芬,小阁峰头却忆君。社馆春来风日好,杂花啼鸟候词人。
  • 4.《新月明朝·何巩道疏帘一线入,斗室十分春。光细足幽赏,孤高自远尘。弦虚时有待,云尽夜无邻。独向閒眠处,频频照此身。
  • 5.《重过燕子岩题前诗清朝·牛焘石上扫云归碧落,松枝作字蘸红泥。书成半壁龙蛇幻,风雨惊人四望迷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