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并序·其六·风角第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兵行次,黯黯久阴沉。

不雨又无光色现,下人谋上恨情深,细意要搜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吴济川元朝·吴敬庭脱颖贵毛遂,投笔知班生。子携束书去,而有千里程。晓袂江风寒,夜枕霜月明。观光丈夫事,惜别儿女情。会当拾青紫,壮志酬平生。
  • 2.《次韵单徒提夆元朝·李两山百蛮冠带悉来庭,九虎临关万雉城。汉殿风驰十行诏,唐藩雷动众军声。海涵春育民膏泽,雨施云行天性情。听得老癃扶杖语,紫微垣畔泰阶平。
  • 3.《送吕梅实还闽中明朝·王邦畿送君南浦月,归去武夷西。远水微分岸,流云不住溪。久居相见惯,忽别倍情悽。慰我相思处,山中有旧题。
  • 4.《次韵欧阳诚发牡丹宋朝·苏过青春过隙不多时,佳会应须日日期。羡子多情勤秉烛,寻芳问柳每题诗。洛花名字争新见,尤物东君剪刻迟。安得韩湘写奇句,世间铅粉谩劳施。
  • 5.《述土木之难明朝·李贤正统己巳秋,敌骑忽寇边。声息一何急,顷刻数十传。当宁乃震惊,奸臣擅其权。悍然挟天子,六师听周旋。廷臣既失措,将士俱茫然。乘舆不自禦,疏留行愈坚。岂思帝王举,为谋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