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并序·其五·风角第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猛风过,如箭便无踪。

名曰□□当速备,风声才断贼来攻,曰后愈为凶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又效江南曲唐朝·李商隐郎船安两桨,侬舸动双桡。扫黛开宫额,裁裙约楚腰。乖期方积思,临酒欲拌娇。莫以采菱唱,欲羡秦台箫。
  • 2.《吴门有怀钱塘何彦时仙尉·其三宋朝·释道潜湖岸茸茸细草生,芳洲杜若想纵横。去年问柳寻花地,谁伴穿云渡水行。
  • 3.《篱菊明朝·何吾驺寄质东篱戏晓姿,怀情殊异早春枝。经营先艺栽花地,密护常多处暑时。白瓣频惊丝鬓改,黄英犹恐露槐悲。若论细细浓开意,靖节归来有所思。
  • 4.《送入我门来·无题清朝·王士禄萼绿华羞,杜若香妒,阿谁得并琼颜。怅惘秾春,了似不相关。风前亸态嗔人调,却帐底、回身惜夜阑。此意惟侬心解,转复怜卿情重,并日寻欢。芍药花开,何计重盘桓。金猊抱炭...
  • 5.《自寿诗十二首·其十一清朝·杜关京兆名家通德门,立三不朽世承恩。零丁孤苦难忘祖,五十九年初抱孙。教子休随新学易,持身赖有古风存。倘留百岁双亲在,定抚莱衣笑老豚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