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并序·其二·风角第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春属木,风自震方来。

才起微微声不大,终无祸福不须猜。

疑虑却成灾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五言白话诗·其二十六唐朝·缺名一暂出门前观,川原足故冢。富者造山门,贫者如破瓮。年年并舍多,岁岁成街巷。前死后人埋,鬼补悲声送。纵得百年活,还入土孔笼。
  • 2.《蛛网明朝·王弘诲结构当檐近,垂丝送喜频。摇风轻幔动,缀露细珠新。罗网机先物,经纶巧称身。独怜行役处,离思感东人。
  • 3.《再呈通判承议·其二宋朝·彭汝砺南头如送北头迎,祇有溪山不世情。少日激昂投耒耜,老年辛苦畏簪缨。长松根脚龙蛇蛰,老鹤精神玉雪清。会得无生浑自足,还容款曲问长生。
  • 4.《寄宁子文宋朝·彭汝砺相逢一笑东风前,相别一醉昌江边。我来西山春正妍,未见君子心欲燃。紫泥诏命鼎来矣,黄卷文章宜勉旃。题柱相如知有志,著鞭无使祖生先。
  • 5.《送陈命美还琼海明朝·李之世天外五峰攒,盈盈袅翠鬟。长风吹海树,指点认家山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